全国政协委员、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董事局主席、香港达成集团主席马介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每年在全国两会上都因其提交颇具前瞻性的提案,成为媒体追逐的新闻人物。
今年,马介璋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出席的全国两会。但是,做为多年老友,本报记者在探望期间,马介璋先生仍然不忘忧国建言。
马介璋认为,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今年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9%,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国要全面扩大内需,要利用地广人多的优势条件,实行全民消费,消费上档次,生活上水平,强国富民,趁势变为世界经济强国。
普遍提高国民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
马介璋说,中国要摆脱发展的困境必须要全面扩大内需,要变国际出口贸易经济为国内均衡商品消费经济。由国家回购重要商品,如住房、重要能源、矿产品、农业产品等关糸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然后根据市场需要定价定向销售。
同时,要扩大货币流动和供给,实行国民消费补贴,每个公民每月发给消费补贴500至1000元;另外大宗商品消费如住房、汽车等另外补贴5万至10万的大宗商品补贴,只给一个家庭补一次;工资报酬要与国际接轨。进一步进行经济发展的行业和地区调整,使经济处在合理有序的发展中。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环境治理,以使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同时保持经济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做还有以下几点好处:物价不至于失控。通过政策、货币、商品三种手段调控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直接授利于民,减少中间环节,防止发生。在二至三年内能赶上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在五至八年内可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拉动内需 农村是重头戏
马介璋还指出,国家在实施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内军事建设、加快房地产业的改造与调整的同时,要着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农村消费市场如何扩大?一是老百姓要有固定的收入,有钱花,二是要有稳固的保障体系为他们消费保驾护航。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中,多年来保障体系的瘫痪已经迫使国民养成了一种多储蓄、少消费的观念,要破除这样的思维定势需要一段相当长时间的过渡期,更需要政府做大量的工作,消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因此,如何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扩大保障网络的覆盖面积和覆盖人口数量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马介璋建议,在短期内,可以采取政府给农村居民发放消费券、发红包来提高农民的收入。从长远来讲,政府应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及种植养殖补贴。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
农村居民之所以消费水平低,收入低是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农村居民的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没有保障,在经济上没有安全感,所以有钱也不敢花。
马介璋还认为国家应该支持和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到农村发展金融业务。他说,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大有作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总量非常庞大,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培育和挖掘有着广阔的前景。
发展农村经济 环保问题不容忽视
马介璋说,自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党和国家围绕“三农”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马介璋同时也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农村发展必须是农民和农村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新农村建设应当从环境保护做起。
农村环境保护存在四大问题
今年1月6日以来,内地相继报告4例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其中3人已经死亡。对此,马介璋认为,尽管中国流感中心负责人证实4例之间没有关联,尽管目前还未有人感染禽流感大面积爆发的迹象,但是,这相继发生的案例应该引起高度的警惕和重视,说明我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政府必须正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
通过调研,马介璋指出,我国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方面有四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在城市化的建设、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进程中,城市为缓解自身污染、把碧水蓝天的农村广阔天地当作城市的垃圾场和废水桶,造成河流、空气、植被严重污染的问题,尤其严重的是水资源的污染,城乡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禽畜养殖业、禽畜散养的污水,生活污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加上城乡生活垃圾,对广大农民的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受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认识不高,特别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环保意识薄弱,没有将环保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来抓,没有认识到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这些尤其表现在农村建设没有长远规划,村寨无公厕、无垃圾房,形成污水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家居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的情况,形成农民有新房、没新村,但是新农村享受不到新生活的质量。
而农村农药化肥滥施滥用,人和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污染严重,特别是村村户户相连的小河小渠污染更为严重,也直接影响着农村饮水的安全。
而且,在农村环保监管缺失,没有专门的环保监管机构和人员;环保资金匮乏,也是环保问题的“瓶颈”。
应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机制
为了提高全体农民的环保意识,马介璋提出,在中小学、幼稚园开展环境保护的教育,从孩子树立环保的意识,确立千秋万代的环保理念。
在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马介璋建议,要建立统筹城乡区域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在环保管理机制上,要打破传统的城乡区域分割管理模式,实现城乡环保的统筹管理。城市环保设施、服务和监管,应当尽快向城郊结合部和远郊延伸,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而对于远离城市的村庄,则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当地人口规模、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环保要求和具体措施,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为了保证环保措施的落实,马介璋提出,环保机构和专业人员应当配备至乡镇到村到寨。明确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防止高污染企业逃避环保的监管,对农村各级干部政绩的考核,要将环保作为硬性指标来考核。同时,要建立政府、企业和农民相结合的环保资金筹集模式,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资金支持体系。
马介璋:泽心仁厚胆识过人
马介璋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深圳市侨商国际联合会会长、香港潮州商会会长、深圳外商协会副会长等职,获2003年度香港铜紫荆勋章、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马介璋先生是最早期到国内投资的港商之一,对国家早期的经济发展及劳工就业均作出了贡献。
投资兴业回馈中华热土
在马介璋先生的理念中,投资兴业是回馈中华热土最好的方式之一。马介璋是第一批投资深圳的港商。从1985年开始,马介障在深圳投资500万元设服装厂,第二年就增资到3000万元,继而他又参与了制鞋、旅馆、娱乐业等投资,在宝安县发展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工业村等。在他的带动下,大批港商跨过罗湖桥来到深圳“掘金”。
1988年,马介璋在深圳晶都酒店开办全国第一家大型外资潮州菜酒楼佳宁娜。在深圳设店之后,佳宁娜相继在广州、温哥华、泰国、海南、昆明、成都、上海等地开设分店,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第一家中餐跨国饮食集团。马介璋创造了一个潮州菜的品牌,让遍布全球的潮州人成了潮州菜的推销员。
1991年,马介璋投资10亿多元建造佳宁娜友谊广场,此后又和郑松兴等四位港商联手投资60亿元的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华南城一期包括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电子、五金化工塑料和印刷纸品包装5大工业原料及成品展示交易中心,开业四年来,对降低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采购成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华南城二期还将有约100万平方米陆续开业。最近,他还在湖南投次28亿元建房地产项目,生意规模不断扩大,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益慈善事业的带头人
四川汶川地震灾情传来,深圳侨商会的会员们都十分震惊。当时,身在海外的香港潮州商会会长、深圳侨商会会长马介璋先生,获悉有关灾情后,旋即打电话给香港潮州商会和深圳侨商会会员,动员全体同仁捐款赈灾,并以最快的速度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