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1月20日,笔者一行去华南城福建商户林秀碧家采访,恰逢深圳泉州商会华南城企业联合会成立1周年纪念日,据了解,在华南城的福建商户达到几百家,形成了一个闽商群体,他们主要分布在华南城的茶叶市场,纺织和皮革市场,其中五化市场也有一少部分。通过我们一段时间和一群福建人的亲密接触,感觉这是一群好拼会赢、商业嗅觉灵敏、轻利重义、团结互助的华南城里的特殊的商帮。
深圳泉州商会华南城企业联合会
蚂蚁搬家,爱拼才会赢
(一)谁知杯中茶,叶叶皆辛苦
“吃苦当吃饭,吃亏当吃福”。这句话是是用来形容福建茶农的。华南城旭之辉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天和茶叶的老板黄志涛说,种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种茶如种菜一样,也要施肥、除草等。国州名茶的老板方双兴经营的是安溪铁观音,他是自产自销,在家乡安溪承包了5个山头,共计300多亩。一到忙碌的采茶等时节,便大量地聘请人工。茶叶的各种制作技艺已经成为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成千上万的茶农依靠茶叶的种植和加工脱贫致富,但是他们同样存在着被市场优胜劣汰的风险,因为茶叶种植技术的好坏、茶叶制作技艺的高低,决定了他们收入的高低和生活的改善程度。
国州名茶方双兴
有的茶叶种植在2000米的山上,山越高茶的味道才越好,只有越辛苦才能越赚钱。喜欢喝大红袍的人,往往有感于大红袍扑鼻的幽香、醇厚的口感和甘甜的余韵,却很少有人知道大红袍属于岩茶。好的大红袍往往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岩缝,以汲取得天独厚的山水灵气,来保障其幽韵的口感。旭之辉茶业交易中心的王荣强便是来自大红袍之乡武夷山,他家中的茶园地处海拔1000多米,为了能产出优质的茶叶,每次施肥、采摘、制作家人都亲自上阵。在高山上劳作,本已非易,为了保障茶树来年的长势,一季茶叶,要分多批次进行采摘,制作工艺更是繁杂和讲究,特别是在烘焙房里,燥热无比,人却一刻不能离开。即使是在春季,呆在烘焙房里也常常汗流浃背。而王荣强则常年只身在外拓展市场,在北京开了两年店后,有稳定客源后,今年来到深圳,在华南城租下了两间铺位,准备开拓广东片区客户。拓展一个新的市场并不容易,被拒、被骗更是常有的事,但王荣强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在他眼里,做茶叶最重要的就是要拓展市场,在华南城开店之后,他不是一直坐在那里等客户上门,而是经常去其他市场寻找机会,他把自己的岩茶拿过去与客户一起分享,在闲谈中品茶,从而培育了一大批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