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做事一向低调和务实,但如果此时需要聚集所有的社会关系来做原材料的交易中心,他会一改往日作风,坦然面对政府和媒体。自2003年11月华南国际原料城开工以来,这个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镇的巨大工地,便迎来无数次记者的采访。
五位本港工业家(马介璋、郑松兴、孙启烈、马伟武、梁满林)联合投资内地原材料交易中心,26亿元的大手笔,再一次聚集了媒体的目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制造业北移开始,香港工业的兴衰可以写下很大篇幅的文章,人们从这起投资事件中显然可以找到非常有趣的故事。
动力来自于做事业时的享受
梁满林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这位董事局副主席,在半年当中,不得不一次次向各种媒体描绘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的宏伟蓝图:它追随中国"世界工厂"的趋势,为中国和海外搭建了最高档的工业原材料的采购平台。
为积聚人气,吸引眼球。梁满林将华南城看作是自己人生的一次业务转型,内地二十年的制衣经验,却将工厂转交他人来做。他说,在五位投资商中,我所占股份最小,但项目巨大的前景让我动力无限。
如同二十年前第一次将工厂搬迁至内地,对于华南城的项目,梁满林比那时更看到了希望。巨大的市场需求显而易见,方圆15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10万家制造企业,历史原因造成的珠三角一带工业体系零散、不配套,原材料采购困难的局面,让众多企业成本大幅提升。于是,工厂转移至长三角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珠三角真的是没戏了吗?承接本港工业北移不过二十年间的兴奋,如今却在慢慢体会到对方的痛苦。"今天的香港就是明天的深圳。"梁满林对此感同身受,"然而,如果我们找出原因,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投资机会。"
这并非是逆时而动,就算是趋势,当地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管。减少企业成本、改善投资环境,这显然与政府不谋而合,华南城从立项之初到开工建设,当地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龙岗区政府专?华南城成立"服务小组",并授予华南城"2003年度投资贡献奖"。
并不仅仅是巨大的投资,从政府的角度考虑,华南城的重要性在于让当地的企业留了下来。现在的人脉关系、加之新闻媒体的强烈关注,让梁满林觉得非常享受。
我是深圳人,我为特区的变化而激动
将生意做到享受的地步的人并不多,在本港从16岁起就打拼的梁满林,曾在丝绸制衣界享有声誉。说起这段故事,其间甘苦令人动容。然而,梁满林说如果让他从头再来一遍,他愿意。
如今已是深圳市政协委员的他,从上世纪八十代回到出生地的深圳投资,令其事业得以巨大发展:三家制衣公司,出口金额超过10个亿,其在深圳最大型的一家制衣厂,拥用员工超过5000人。
二十年间,梁满林见证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发展的巨大变化,他说,我为特区的变化而激动。这二十年,也是深港合作所走过的历史,因地缘优势,梁满林作为两地民间经济往来的一份子,深刻感受到两地从民间到官方加民间的多元往来的变化,也见证了香港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合的过程。
也许当初梁满林决定投资内地,仅是出于在港工厂的成本考虑,那时深圳的投资环境远非今日可比。1984年,梁满林曾邀请香港的一位生意伙伴,参观他设在宝安区公明镇的制衣厂,这位生意伙伴是本港的一位大老板,当他走过乡间泥泞的小路,告诉梁满林,我不会到这样的地方投资时,谁又能想到,留在香港,等待他的却是破产的命运。这一故事,梁满林不曾告诉所有人,但其教训显然在他心头打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时势弄人,很多人对香港的经济信心不足,却总是在抱怨政府的决策不力。但我们再一次从梁满林与其合伙人身上看到香港工业转投内地的希望。梁满林说,我们一直看好中国大陆市场,不要说香港,从世界范围来看,谁不参与中国市场,谁就会被时代淘汰。他相信,再过二十年,世界华人首富肯定会出自中国大陆。
二十年的投资经验,早已使梁满林熟悉内地的习惯和办事风格。他说,随着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渐渐一体化,在与国外跨国公司竞争中国市场时,具有先行一步的优势,但这种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人生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
华南城其实是一个大型的长期展览城,梁满林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日益加强,国内及国际设在中国的工厂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庞大。
自己在做服装厂时,梁满林就觉得如果从几个国家进口面料,或依赖于中间商、或依赖于香港周转,加之报关、验关等一系列烦琐手续,一个程序下来,最起码要用三天的时间。如果在内地建一家集国内外的大型工业原材料市场,他估计,将会为珠三角的企业省去10%的费用。对于工厂来说,成本是生命线,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10万家企业的珠三角一带,该是多么庞大的市场需求。
华南城立项之初,梁满林曾与同伙花费500万元、用了九个月的时间进行调研论证,广东、浙江一带不停的考察,许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也参与其中。"政府需要我们做什么?政府鼓励我们做什么?"梁满林说,在内地,政府的需求虽不能说就是市场的需求,但其中却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他承认,在内地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有一位本港大老板曾对他说,华南城的项目如果交给我们做,也许三年都批不下来手续。
26亿元的投资基本靠五位投资商自筹,来自银行的贷款很少。梁满林虽没有谈及风险,但显然并不曾考虑如何及时收回成本,他再三强调,要将华南城长期经营?国际性品牌,而且要将其运作成为本港的上市企业。"谁能想到,10年前,华强北的一间商铺10万元不到,如今200万也拿不下来呢?"他说。
在五位投资商中,梁满林与董事长郑松兴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华南城上,梁负责市场的招商工作。梁满林说,虽然我未将华南城看作是今生事业的终点站,但我看准了,就要全力做好这件事。
如果说当初梁满